1. <tbody id="grkyz"></tbody>
      1. <button id="grkyz"><acronym id="grkyz"></acronym></button>

        當前位置:文檔之家? 關于贛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幾個問題

        關于贛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幾個問題

        關于贛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贛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發展中的地位

        客家是歷史上由于戰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漸次南下進入贛閩粵三角區,與當

        地畬瑤等土著居民發生融合而形成的一個獨特而穩定的漢族支系。

        他們具有獨特的客家

        方言系統,

        獨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態。

        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許多地區和國家,

        據估計,

        現在全球約有客家人口五千萬以上。贛南、粵東、閩西是客人的大本營。贛南又是客家

        人的最大聚居地,這里的

        18

        個縣市,除章貢區和信豐嘉定鎮以及其它少數居民點的世

        居居民外,其余均屬客方言區。全區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亦即

        700

        萬以上。

            

        目前學術界關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時間和地域雖意見不一,

        但贛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發

        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卻是公認的。

        正史中的歷代移民資料和客家人譜牒中的姓氏源流資

        料都證明了這一點: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發展經過了一個從贛南到閩西到粵東再到世界各

        地的過程。從地理上和史實上看,贛南是客家大本營地區接受北來漢族移民的第一站;

        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資料也昭示,

        他們的祖先在贛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

        后來才進一步往

        閩西、粵東遷移的。學界一般認為,與客家民系形成有直接淵源關系的歷史上的北方漢

        人南遷是從唐代安史之亂開始的。也就是說,安史之亂,特別是唐末黃巢農民大起義,

        北方地區長期戰亂,而贛閩粵三角區相對安寧,于是大批避亂漢民遷居于此,成為第

        客家先民

        。從這時開始至兩宋,一批批的漢民遷來贛閩粵三角區,他們在這里繁衍

        生息,并與畬瑤等土著居民發生血緣上和經濟文化上的交融,最終形成為客家民系。從

        地名普查和田野調查的資料來看,贛南唐宋以來世居的姓氏遠遠超過閩西和粵東,

        而且

        這里保存的客家文化古樸而內容深厚,足以說明贛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明末清初,

        贛南由于受滿族鐵蹄的蹂躪,又繼之以兇疫,人口銳減。而此時閩西和粵

        東由于人口膨脹,加之清初為對付鄭成功反清起義,頒布

        遷海令

        ,封鎖了沿海地區,

        通令沿海居民向內地擠壓,

        造成了

        閩西人稠地窄,

        米谷不敷

        ,

        粵東

        地窄人稠

        的局面,

        人口與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銳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攜家出走,另謀生路。他們

        中的一部分人又回遷至贛南,

        與世居贛南的客家交錯雜居在一起,從而最終奠定了贛南

        居民的現代格局。從贛南各縣市姓氏源流資料來看,河東片唐宋以來世居姓氏較多,尤

        以寧都、

        石城為著,

        河西片明末清初回遷姓氏居多,

        有的縣竟占百分之六、

        七十。

        而且,

        閩粵客家回遷入贛后,又不僅僅局限于贛南地區,他們中的一部分進入贛南后,再循著

        北上進至贛中之吉安、贛西之安福、宜春、萍鄉、萬載及湘之醴陵、瀏陽、平江、再北

        至贛之銅鼓修水等縣,大大擴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區域。因而,贛南在客家民系的發展壯

        大期中同樣起著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認識贛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有助于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客家人的歷

        史和現狀;

        也有助于我們理解贛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豐富內涵,

        從而更好地利用這一文

        化資源為經濟建設服務。

            

        二、關于贛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內容

            

        什么叫客家文化

        ?

        概括地說,客家文化是以漢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體,融合了畬、瑤等

        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種多元文化。

        她具有質樸無華的風格,

        務實避虛的精神和反本

        追源的氣質。贛閩粵三地的客家文化既有高度的同一性,又有地域的差異性。既然贛南

        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和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

        所以歷史上發生在這里的文化事象都

        應視作客家文化。與閩西、粵東相比,贛南客家文化以其歷史悠久和內容豐厚而為世人

        所矚目。它包括歷史文物遺跡,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飲食文化,服飾

        文化,民俗文化,民間文藝等方方面面?,F就其要者列舉如下:

        (

        )

        歷史文物遺跡。贛南客家人在開發與建設贛南的歷程中,創造出了輝煌的業績

        和燦爛的文化,

        留存于贛南各地的豐富的歷史文物遺跡,

        便是最好的證明。

        如宋城贛州,

        是當時客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客地人文興盛的標志。通天巖石窟群,贛縣

        田村的唐代寶華寺玉石塔,大余的丫山靈巖寺、嘉祜寺塔,信豐的大圣寺塔,安遠的無

        為塔,石城的寶福寺塔,贛州的慈云寺塔等等唐宋佛教藝術,反映了唐宋時期特別是宋

        代贛南佛教文化的發達。明清時期贛南各地普建的風水塔,如贛州玉虹塔、龍風塔、寧

        都縣城的水口塔、興國的朱華塔、上擾縣城水南的南山塔、東山下的盧公塔、營前的龍

        公塔,瑞金市區的龍珠塔,會昌縣城外的龍光寶塔,信豐油山的上樂塔等等,則是明清

        時期贛南風水文化興盛的反映。大余梅關古驛道,會昌筠門嶺閩粵贛古通道,石城閩粵

        通衢等,是贛閩粵三地客家血脈相連,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贛州文廟、興國瀲江書院

        等則是贛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重要歷史遺存。

            

        (

        )

        姓氏宗族文化。這主要反映在祠堂的建造和譜籍的發達兩個方面。祠堂是過去客

        家人宗族興盛和崇祖意識相結合的產物,每個自成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有的姓氏除建

        有總祠外,還建有分祠、支祠,如寧都縣洛口鄉南嶺村盧氏就有一個總詞,四個分祠和

        兩個支祠;上猶縣營前鎮黃氏除有總祠外,還建有四個分祠。贛南各地現存明清時期的

        祠堂不少,如贛縣夏府村的戚氏宗祠,寧都洛口鄉靈村的丘氏宗祠,南康鳳崗的董氏祠

        堂等等便是代表。這些祠堂不僅規模宏偉,建筑風格別致,而且深函文化內蘊,是我們

        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最好的實物資料;同時又是海內外客家后裔尋根問祖的精神載體。

        譜牒資料則是研究客家歷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據??图胰说淖V籍經

        十年浩劫

        ,雖多有

        毀失,但因客家人對族譜、家譜敬若神明,千方百計加以保護、珍藏,故至今留存于民

        間的老族譜、家譜亦不少。如

        1980

        1984

        年贛南各縣市在進行地名普查和編輯地名志

        的過程中,就發現和查考了不少譜牒資料,其中尤以寧都為甚,共查考了族譜、家譜、

        草譜等

        1100

        多種。當然還有一些沒有被發現的。從這些譜籍資料中,我們得以考見贛

        (

        特別是寧都、石城等縣

        )

        是保留唐宋以來世居姓氏最多的地區之一,它從一個側面證

        明了贛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正因為如此,

        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客家人士和

        專家學者來贛南尋根問祖或探源追流。

        因而,

        客家人的譜籍也就愈來愈受到人們的珍視。

            

        (

        )

        方言文化??图曳窖员粚W術界稱為研究古漢語的

        活化石

        。贛南客家話跟閩西和

        粵東客家話相比,則更能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因為,第一,贛南是贛方言和客方言的交

        匯點,因此,從贛南客方言中更容易考見客贛方言的聯系和差別。第二,贛南的客家方

        言既古敦,又呈同一的多樣性。說它古敦,是因為這里唐宋以來的世居客家姓氏較多,

        因此方言中保留中原古韻的成份就較多。說它呈同一的多樣性,是因為明末清初粵東、

        閩西的客家人又大量回遷贛南,使贛南的客家方言不象粵東、閩西那樣統一,而是同中

        有異,縣與縣之間不一樣,甚至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也顯出差異。因而,贛南的客

        家方言也就更具研究價值。

            

        (

        )

        民居文化。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僅被建筑學家們譽為民居建筑史上

        相關文檔
        • 贛南客家文化

        • 贛南客家文化簡述

        • 贛南客家

        • 客家文化概述

        相關文檔推薦:
        深夜AV

        1. <tbody id="grkyz"></tbody>
          1. <button id="grkyz"><acronym id="grkyz"></acronym></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