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基礎知識判斷題題庫
1. 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對)
2. 水文工作是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基礎性公益事業。(對)
3. 在船舶航行可能危及堤岸的河段,應當禁止通航。(錯,應當限定航速)
4. 對居住在行洪河道內的居民,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有計劃地組織外遷。(對)
5.水文站網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對)
6.國家基本水文站的建設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實施。(錯。國家基本水文站的建設由所在地縣、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實施。)
7.在水文測驗保護區范圍內,不得種植高桿作物、堆放物料,建造房屋、碼頭等建筑物。(對)
8. 農業灌溉、水產養殖年取地表水量十萬立方米以上,需申請取水許可證。(對)
9.我國單位面積產水量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臺灣、廣東省、福建省和浙江省。(對)
10.“3.22世界水日”是聯合國大會于1993年確定的。(對)
11.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錯。2002年10月1日。)
12、作為生活飲用水水源的水質標準必須達到Ⅳ類以上。(錯。Ⅲ類。)
13、在跨地級以上市的界河上取水由省水利廳審批。(對)
14、水利部確定的流域管理機構是《水法》授權的水資源監督管理機構。(對)
15、《水政監察工作章程》規定,水政監察人員實行任期制,任期為5年。(錯。3年)
16、航運、灌溉、漁業規劃不屬于水資源專業規劃。(錯。屬于)
17、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的常用指標有總氮、總磷和葉綠素等。(對)
18、直接從江河、湖泊取水的建設項目,應當編制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對)
19、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需要。(錯。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用水)
20、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污口。(對)
21、國家所有的水工程應當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劃定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錯。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
22、禁止圍湖造地。已經圍墾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有計劃地退地還湖。